在没有谈解决孩子逆反之前,需要先来了解一下孩子为什么会逆反才是最重要的,找到根源,治标得治本。
来看一个例子:
有一个3岁的小女孩,看上路边摊的一个发夹,可是妈妈毫不犹豫把她从小摊贩边拖走,并且鄙视地瞥了一眼那摊上的发饰,告诉孩子说,妈妈去帮你买128那个,漂亮多了,这个质量太差了。
孩子一边哭一边恋恋不舍,她要的很简单,没有那么多外在的因素干扰,单纯地喜欢这个一块钱的发夹, 128元满足是妈妈的需求,与孩子无关,妈妈是在强行逼着孩子认同自己,实际上1元的发夹才是孩子的需求不是吗?
我们并没有尊重孩子的选择不说,而且完全无视她的内心感受,以为自己给孩子是最好的爱。我们看似这么舍得为孩子付出,可他们都能感受到吗?
爱一个人难道不是喜欢着他的喜欢,以对方想要的方式爱他吗?那才是正确温馨的相处之道。父母爱孩子是毋庸置疑的,可是我们的爱很多时候是自己的喜爱。
一切都以自己的意愿来深切地关爱孩子,久而久之。孩子的情感需求完全不被接纳,孩子能不逆反吗?
我从小到大都非常不喜欢养动物,甚至是嫌弃厌恶的,但是儿子坚持要养猫,经过协商,我只能妥协,我告诉他,妈妈已经四十多岁了,真不喜欢养动物,但是你要,妈妈只能满足你,妈妈是爱你所爱。尊重他,从接纳他养猫,到与他一起撸猫撒欢,我们一起走过平淡的岁月,感谢儿子,让我尝试接受了新事物,原来猫是这么可爱的。
亲子关系模式中,不都是相互尝试去接受对方的喜好吗?一旦这种模式开启,相互理解的桥梁搭建好,要改善关系就不难了。
如前面那个小女生,她想要一元的发夹,那我们就大大方方地满足她,喜欢着她的喜欢,没有理由,没有条件,只因那是她要的,满足她,支持她,她的需求如果被一次次看见,满足,被足够的爱包围着,她还会叛逆吗?
儿子要养猫,就满足他,尊重他,从自己先改变,孩子才会被看见,被认同,被接纳。情绪有了出口,就不容易有逆反的心理。
当孩子逆反了,正是提醒我们做家长的时候,过往有些教养态度需要改变了,值得我们反思和自省的时候。可是啊,此时家长如果不反省,反而说孩子白眼狼,自己这么辛苦养大他们,结果是这样的回报,不懂感恩,还要忤逆。
于是孩子不合父母心意的行为,就被贴上“叛逆”的标签,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唯一的好处就是父母可以把孩子无法沟通的责任都推给孩子。
如果我们一直这样矛头对着外,指责孩子的不是,那么最后只能让他们离我们越来越远,是我们亲手把他们推向深渊。我们真的不要指望强行改变任何人,否则只有两败俱伤,二者相杀。
在一个家庭中,父母都是主导地位,霸权一方。其实,父母也常常有错,孩子迟到了,就开骂,父母迟到了,就是有理由。这样的场景总能在身边看到,所以,做孩子的一生都在等父母说出“对不起“,而父母一生都在等我们说“谢谢”。最终,我们谁也没得到我们想要的。
人生这么长,靠“父母”教育出来的方法能帮助孩子走多远?唯有沐浴在父母的爱中建立起自信和自尊才是解决困境,促进健康成长的不竭动力。
倘若孩子叛逆了怎么办?效果最好且最容易操作的办法还有——给自己三个月时间,父母每天观察孩子的成长,写观察日记,写下平时自己对孩子的态度。
这个方法是用来改变孩子的吗?还是用来改变我们父母的?都不是,其实是用来改变亲子关系的。
90天里,我们坚持不懈地用心陪伴孩子,关注孩子的成长,这种高质量的陪伴和观察,反思能滋养双方的关系——关系好,问题就不再是问题。
当孩子有情绪时,给予理解,包容、引导,不正面冲撞。倾听和用心维护彼此之间的关系,有了关系一切的问题都尚好说。
家庭教育就是一切教育的根,根若照顾得好,树就自然长得好,但是一旦树根出了问题,不管如何照顾,树是不会长得好的。我们在孩子还没有步入社会前都是根的生长期,维护好根,树才能天大地大自由舒展开来。
我们和孩子相处的时光其实很短,短到还没有适应父母的角色,他们就已经要离开了我们的怀抱,开始了自己的人生旅程了。
所以我们珍惜与孩子一起相处的短短几年,真正需要以孩子想要的方式爱他们,而不是想当然地以自己的方式爱他们,如此而已。
浏览官网肯定赠送七大超级赠品和赠送价值¥2万元的珍贵课程98套。 添加 微信:a1978531790 官网:www.xlzxkf.com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xlys.com/4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