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有一次。是赶上四月
最好的天气
我们穿着单衣,走很远的路
路边有黄色的
紫色的野花。
至少有一次,手里的弯刀
靠近灌木时停下
它的枝条笔直,叶子上有只蚂蚁
或瓢虫。
至少有一次,插进坟头的
灌木枝倾斜,挂好的彩纸又被风
吹走
至少有一次。我们的亲人真的
拾走纸钱,并给予了什么。”
从清明假期中归来,重读诗人康雪的《清明》更加有感觉了,知来路,明归途,活当下,在每一个明亮或者晦暗的日子里,我们不都该如诗人一样,于对先人的缅怀之中,感悟美好的生活,活出精彩的人生吗?
但是,看到王旭明先生的头条号上,因为两年前上海一个14岁女孩跳楼身亡、留下1500字遗书的旧新闻引发的哀思,以及文章后面大量的留言,内心还是淡定不起来,更美好不起来,正如王先生所言——
“我以为,在所有死亡中,无论什么原因的孩子死亡,最悲;在所有孩子的死亡中,孩子的自杀,最悲;而最最悲的是孩子因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不当管理而自杀。在对这样的孩子寄托哀思的同时,活着的人更该反思。”
活着的人,尤其成年人,究竟应该反思什么呢?
一方面是反思为什么孩子赴死的新闻“此起彼伏”,难道真有比死亡更让孩子恐怖的事情?
网友的留言中,赴死的孩子肯定不是个位数,十位数,也绝对不止在上海——
“这个月整个天津都在开家长会,原因一样的。”
“江苏宿迁中学刚刚过去的一周内,2名学生(分别是高一和高二学生)跳楼身亡!”
“重庆忠县一小区发生悲剧,两名初中女生从33楼坠亡。在这起事件中,两名初中女生分别是13岁和14岁。据了解,她们都是当地的学生,在同一所学校就读。当晚,她们一起来到了这个小区,并从33楼跳下身亡。”
“南京好多小孩跳楼……”
我不相信上面的新闻都是假消息,毕竟就在笔者所在的县区,光是今年开学到现在,孩子赴死的事件就不下五起。
“死,生之大也。”“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情。”古语也好,今人的名言也好,都把死看得认真,看得严肃,看得重大。但是,为什么却有那么多的孩子甘于赴死,仅仅是因为他们年纪小,不“懂事”吗?
网友的留言里,透露了不少“真相”——
“家庭和学校都有些偏离轨道,心理教育和生命教育是最为重要的,否则再好的成绩再高的分数都是白忙。”
“千万不要忘记,孩子们的天性是希望自由,玩耍,不要扼杀他们的天性,用成年人的思维去管理要求他们,想想自己年轻的时候和小的时候的纯真想法。己所不欲勿施于孩子。”
“更需要的是挫折教育与生命教育。教育的内卷与家长的忧虑不是自杀的根本原因。孩子自身对社会的不适对周围环境的厌倦总会让他们走向死亡。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孩子总希望通过这种极端方式达到对他人的威逼,极度自私的人怎么可能考虑他人的感受。”
“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曾几何时踢毽子,跳绳,抓石头子,玩拐等等,是早年孩子们的最爱,自从独生子女后,人们光怕自己的孩子们不如人,所有的那些玩艺儿都成为了老人们心里面的历史,学生只有以学为主了,那种学中玩玩中学根本就不复存在了,而家长们的攀比心理更重,光怕自己的孩子们不如别人,当她们长到三四岁时,你但看唱歌跳舞弹琴绘画书法英语,成为了她们每天必学之,玩成为了她们梦想,小小年纪的她们不是抑郁了就是压力山大,老师们的那个作业可以讲是海量,以前所有的作业在学校就可以做完,而现在也许每个孩子都是在加班加班中才能完成,并且,现如今的孩子们放学后还要去补习班,因为不敢让她们自由活动,怕被坏人引诱只能是让她们学习学习再学习,那就真的是叫压力山大……我身边一个二年级的孩子,每天放完学必须上延时,回来吃饭练琴写作业,没时间读英语,没时间预习都要搞到十一二点……所以说她们这一代人没有了以前的那种开浪活泼的性格了。”
简单地讲,现在因为铺天盖地的“卷”,从家庭到学校,再到社会,要实现王旭明先生所说的,“要尽己所能地去解放孩子”,实在是“臣妾做不到”啊,以至王旭明先生的这一段话,和那位上海孩子的“遗言”放在一起,一定会有一种特别的效果。
一边是成人们想象的——
“尤其是解放儿童的时间,使他们多学一点感兴趣的东西,多干一点高兴干的事;解放儿童的空间,让他们到大自然、到社会上去扩大视野。”
一边则是孩子们心里发出的——
“人生一趟,遇见你们我很荣幸,若有来生,我们不要再见面了……”
但是,就真的像网友说的那样,“了解了本质,你就知道无解了吗?
大人们需要反思的第二个方面,则是可不可以大家从“小环境”开始改变,每个人都为孩子做点什么,大家都行动是不是就会帮助更多孩子“逃出生天”?比如,家长对孩子不要有过高的期望值,学校不要把追求学生分数、升学率作为考核的唯一标准,国家把课程精简一些,考试难度降低一点……
留言中,有的父母在为孩子做小调整——
“我是两个孩子了,孩子爸爸也是说,孩子只要健康快乐活着就好了。我也很赞成,好好活着比什么都重要。就像梁晓声在《人世间》里说的那样:‘孩子若是平凡之辈,那就承欢膝下;若是出类拔萃,那就让其展翅高飞。接受孩子的平庸,就像孩子从来没有要求父母一定要多么优秀一样。’所谓孩子的成长过程,只不过是一场与父母渐行渐远的告别,别总抱怨孩子不学习,抱怨孩子不出色,少点抱怨,接受平凡,愿每个父母先学会如何做优秀的父母,让每一个孩子自信阳光??自律坚强!”
有的一线教师,则在给孩子们开设与生命教育同等重要的死亡教育,简言之即教会学子们如何认识、对待生死的教育,以一种对死亡、对生命的反思,指引迷惘中的人们思考“何以生、以何生”的问题。通过死亡教育,帮助到学习者在死亡认知、死亡情感、死亡价值及生死问题处理能力等几个方面得以完善。
过去的23年,广州大学的胡宜安教授,就是这个方面的先行者,从2000年开设了《生死学》选修课,到2009年,出版了国内唯一一本《生死学》教材。……在每学期,他都开设面向全校的通识课……他试图通过这些,让人挣脱死亡恐惧,最大程度地敬畏生命。 在他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学生,越来越敢于直面死亡的议题。
诗人鲁米有句诗:“你以为你是门上的锁,你却是打开门的钥匙。”很多时候,如果我们固执地站在命运的岸边,死命地纠缠过去,就只能被执念困于原地,眼睁睁看着生命被岁月蚕食。当我们改变不了世界,就必须回过头来改变自己,从内心挖出一条退路,求得转圜的余地。一个人,只有战胜了自己的固执,才算彻底摆脱命运的刁难。
就我接触的小范围,至少有一些语文老师借助课内外的阅读与思考,引导和帮助孩子认识生死,从而认真、执着地生活,找到并且把握那枚打开救赎之门的那枚钥匙。
我的一位同事,他最乐意做的事情,就是和每一届的学生,“整本书阅读”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
“人生是一场无情的战斗,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人,必须与成千上万的敌人斗争:要击退世俗的伤害、小人的圈套、生活的骗局,还有无休止的欲望与不切实际的幻想。若不想束手就擒,你必须永远向前。”
这是罗曼·罗兰在书中的呐喊,亦是克利斯朵夫用生命敲响的警钟。
生命像颗种子,破土发芽时要不惧风雨,努力长出自己的枝叶。 向下扎根时,要忍住疼痛不退缩,穿透岩石,抓牢大地。 枝繁叶茂后,则安静地活成一道优雅风景。
人活着的最大意义,就是历经一场场生存之战,感受生命的澎湃与张力。 走过青春的激荡,跨越中年的沟壑,在晚年的和顺中,愿我们都可以对自己说一句:
“这一程人生,我不曾辜负。”
……晚年时的克利斯朵夫,释怀了一切,能安下心来过自己的小日子,读书、写作、听音乐。 小说最后,他隐居山林,在曼妙的自然景色中,活出了自己的悠游自在。
这几天,我另外的同事,也在利用“清明”这个特别的时节,在自己的课堂之上,给孩子们开设“强基”课程。在他们看来,给孩子成长强大的“心力”与“健康力”,是更为本质的“强基”。
于是,我看到一个班级里,一位孩子在老师的鼓励下,正在给全班同学推荐作家劳佳迪的《给孩子的另类科普:一万亿个外婆》,“在生命的某个瞬间,我们都可能成为星星,而外婆则代表每个人至深的怀念”——
“外婆病逝后,小女孩星星想,要做些什么才能重新见到她呢?有一天,她像爱丽丝跌进兔子洞一样,来到在现实中不存在的科学小镇,遇见了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们。 在这里,行星和黑洞可以作弹弓,海水变成飞船的燃料,虫洞是与外婆相见的隧道;分子机器能合成一个外婆,冷冻、干细胞和基因剪辑具有魔法般的效力;当她意识到量子宇宙的存在,一万亿个外婆也渐次‘现身’,与她终于重逢在宇宙的角落……”
而在学校的一个小湖旁,几十个孩子正在排练朗诵节目,篇目来自老师的推荐,喜剧大师卓别林的《当我真正开始爱自己》——
“……当我真正开始爱自己
我不再总想着要永远正确,不犯错误
今天我明白了,这叫做谦逊
当我真正开始爱自己
我不再继续沉溺于过去
也不再为明天而忧虑
现在,我只活在一切正在发生的当下
今天,我活在此时此地
如此日复一日,这叫做完美
当我真正开始爱自己
我明白,我的思虑让我变得贫乏和病态
但当我唤起心灵的力量
理智就变成了一个重要的伙伴
这种组合我称之为心的智慧
我们无须害怕自己和他人的分歧、矛盾和问题
因为即使星星有时也会碰在一起
形成新的世界
今天我明白了,这是生命……”
浏览官网肯定赠送七大超级赠品和赠送价值¥2万元的珍贵课程98套。 添加 微信:a1978531790 官网:www.xlzxkf.com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xlys.com/4599.html